扁担会革命旧址

扁担会革命旧址

  • 区域

    河南 信阳 平桥区

  • 地址

    信阳市平桥区邢集乡高堰村小石岭庄

  •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扁担会革命旧址是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旧址,是晚清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很广,经过了时代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旧址吧!

扁担会革命旧址

扁担会革命旧址图片由网友“北有亡夢”提供

旧址介绍

鄂豫边省红军游击队诞生旧址,又称扁担会革命起义旧址。在信阳市西北45公里处的邢集乡高堰村小石岭庄,有一处座西朝东的院落,这里就是鄂豫边省红军游击队诞生地旧址。

旧址是晚清时青砖布瓦四合院建筑,共有砖木结构房12间。解放后曾多次对其进行维修保护,使得旧址基本保持了原貌。2014年,省文物局批准了信阳市编制的维修方案,自2014年10月开始对旧址进行维修。维修中,对主房和厢房的房瓦、梁、檩、椽、门窗、顶蓬等需更换的部位一一作了更换;恢复了院墙和前后门楼;

院内做了灰砖地坪,院外修建了小型广场,摆放了部分石磙、碾盘、牛槽等民俗器物;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2015年3月25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扁担会革命起义旧址一期维修工程近日竣工,并通过了市文物局的初步验收。

历史背景

1935年,河南省委和鄂豫边工委遭到破坏后,合并成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不久,省委确定在属桐柏山区的信阳、确山、桐柏、泌阳四县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这年九月,派周俊鸣同志来到这一带,联系当地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吴仁辅及汪心泰、吴恒秀等建立起中共尖山支部,书记汪心泰。

1936年1月4日,鄂豫边省委在这所旧址建立了红军游击队。当时游击队只有7人:队长周俊鸣、指导员张星江、还有王国富、汪心泰、吴恒山、康春、老汪。有枪三支,一支打不响,称为两根半。当天夜里就举行武装暴-动,打死了一个当地无恶不作的联保主任,缴获了保公所的六条枪。

在以后的岁月里,游击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信、确、桐、泌一带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到1936年底,游击队已经发展到近200人了,成为我党当时在南方八省中坚持游击战争的14个革命根据地之一。

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竹沟根据地及中原局和河南省委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其主要成员后来大多成为新四军二、四、五师的骨干力量,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边景点

震雷山风景区

震雷山风景区座落在平桥区城南,占地19.2平方公里,西侧是由南向北流的东双河、杜河在此交汇流人海河.南侧和公路向南通向另一名胜鸡公山,向西达国家级名湖——南湾湖。东侧是罗山县、平桥区界山——灵山,峰顶是人佛教圣地--灵山寺。北侧是宽二百米的浉河。

信阳博物馆

信阳博物馆是信阳市委、市政府倾力建设的大型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4月动工,2010年9月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是信阳市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占地面积51亩,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有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动植物化石等各类藏品近20000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文物近2000件套,其中馆-铜器最为著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上一篇: 刘楼遗址 下一篇: 波尔登森林公园

信阳最新景点

信阳热门特产

信阳热门名人

网站声明:本站《扁担会革命旧址》由"北有亡夢"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