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羊后土庙

东羊后土庙

东羊后土庙是山西临汾尧都区的一著名建筑景区,后土庙有个戏台是很出名的,用来唱戏,供人娱乐的,具有研究的历史价值,今天就跟随本地屋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东羊后土庙

东羊后土庙图片由网友“昔日餘光。”提供

东羊后土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毁,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现存大殿、献亭、戏台等,其中戏台仍保持元代风格。

简介

临汾城西北,车行15公里,便来到全国闻名的元代戏曲舞台所在地——东羊东岳庙。推开虚掩着的庙门,眼睛立刻被震慑了。在绿树成阴、鲜花点缀之中,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红墙褐瓦舞台——这就是有名的东羊东岳庙戏台保)

历史

1、戏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宽7.47米,进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闭,十字歇山顶。台阶高1.75米,,深3.5米,台前竖有二根园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莲柱础,柱上浮雕莲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图案,内檐梁架斗栱三层,叠成八卦形藻井,结构别致精巧,故戏台又称八卦亭。戏台后墙壁画栩栩如生,东羊元代戏台是全国仅存七座早期戏台中最为精巧的一座,工艺精湛。是研究元杂剧在平阳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2、历史上的东羊东岳庙香火很旺,庙宇内整日烟雾缭绕。正殿里供奉的是3米多高的东岳大帝塑像,东厢房是十八层地狱塑像,西厢房是十八罗汉及一些不知名的神塑。每年三月十二是后土娘娘的生日,周边村庄的人们前来赶庙会,人山人海。土改时期,东岳庙内成了村里的小学校,他和村里的孩子们在这里上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改建教室便把东西厢房拆掉了,后因东岳庙正殿成为危房,山墙、后墙快要倒塌,村民便用木柱支撑起来,又怕学生进去玩耍发生危险,村里索性把正殿也给拆毁了,整个庙宇唯一留下来的就只有后土圣母殿了,东羊村东岳庙也就有了另一个名字——后土庙

3、圣母殿让人大开眼界。身着明代服饰的后土圣母、娲皇娘娘、碧霞元君众星捧月般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她们的发式采用特髻,特髻上有四个金孔雀,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孔雀各一,中间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发式。三位圣母面部丰腴,额中央饰有金色额黄,与娥眉、红唇相得益彰。三位圣母的服饰均为外着披肩,穿交领大衫,胸背有补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环带,足穿云头鞋,彰显出女性的尊贵。旁边的侍女形象逼真,头戴黑色毡帽饰垂带,帽顶有金色花细及鸟雀衔珠。额部有额黄,面额丰满,身着较长的比甲,内裙外露,应是明万历年间的一种装束。更有一侍女在造型上一反过去生硬古板之风,犹推屋门半遮面,可与晋祠宋塑侍女的清雅飘逸、纯情自然相媲美。在这些精美的明代塑像周围及大梁上,点缀着木刻悬雕龙凤呈祥;站在牡丹团锦上的各路神仙,手持朝牌更是惟妙惟肖。

文化

说到东羊戏台,不得不从戏剧谈开来。”著名散文家乔忠延如是说,早在唐代,我国已有了“歌舞戏”和“参军戏”。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以人物角色表演故事的“杂剧”。舞台也随戏剧艺术的发展,由最早的平地围栏戏场,发展为平地筑台四面围观的“露天”舞台。到了元代,蒙古人把山西作为自己的大后方,因平阳府一带很少受战乱破坏,百姓安居乐业,加之平阳百姓好笙歌,戏剧艺术盛极一时。

上一篇: 上张遗址 下一篇: 仙洞沟碧岩寺

临汾最新景点

临汾热门特产

临汾热门名人

网站声明:本站《东羊后土庙》由"昔日餘光。"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