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堡三官庙

刘家堡三官庙

刘家堡三官庙是山西太原小店区的一著名建筑景点,三官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那里的风景如画。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刘家堡三官庙

刘家堡三官庙图片由网友“西瓜男神”提供

三官庙位于刘家堡村北头,本村人叫它“北头庙”,东临真人寺,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为二进院布局,南北长110余米,东西宽28米,占地面积981平方米。相传是由刘家堡村嘉庆年间富户王钠独资修建,为建此庙,王钠曾把徐沟县木场的木材买干,可见工程之浩大。刘家堡村三官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保其原有风貌,不能不使人深感遗憾,幸运的是恢复了不少。

简介

 庙中所奉的是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祀。 “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目介绍太守张鲁时,就详细叙述了其祖张陵宣扬三官敬仰之事。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顶上发现一通唐武则天时的金简,内窖即为乞求“三官九府”,为武则天兑罪祈福之用。这正是对天官赐福的印证

结构

1、三官庙坐北朝南,入庙由山门而进,山门为小型品字形硬山顶,砖石碹拱劵门洞,洞长约15米,门洞上建乐楼,乐楼后部为卷棚顶,前部为卷棚悬山顶,单昂斗拱,挑角悬挂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动听。

2、乐楼两边有廊檐,东面有便门通真人寺,西面有大门通外面广场,供大车进出。两廊中间是宽敞的广场,供香客们看戏用。广场北面是过殿,面阔五间,进深五米,悬山顶。殿前左右一对石狮雄踞两旁。过殿两旁为四柱承十字脊钟鼓楼,晨钟暮鼓,声响传得很远,这与钟鼓楼高耸有关。过殿与钟鼓楼之间有便门通后院。穿过过殿,是一座精致的砖建牌坊,东西两边各有配殿。

3、沿中轴线是献殿,卷棚歇山顶,单昂斗拱,前后敞开,左右有门,从内看为八角亭状,故人们俗称“八角亭”,它属于明代建筑风格。据说这种风格省内也少见。献殿两边也有配殿,东为硬山式配殿三间,碑廊两间,西为硬山式配殿三间,禅房两间。

4、献殿北面是本庙的主建筑——大殿。大殿坐落在一米高的台基上,宽五间,深五米,高八米,悬山顶建筑,有前廊,木雕龙形耍头,单翘双昂斗拱,昂头的为龙形雕刻,格扇门窗,尽管面积阔大,但采光较好,由于其高度大,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殿顶最高出为正脊,为二龙戏珠与团花图案的博通脊,雕刻栩栩如生,极为精致。殿内所塑三官神像已于上世纪50年代学校占用时拆除,目前,为真如寺僧人供奉的佛像占用。大殿占地170平方米,为当地建筑之最,其雄浑,庄严令人赞叹。大殿两侧各有一个耳房。俗称“东西耳厅”。原来耳厅内塑有历代文化名人之像,也因学校占用而拆毁。

上一篇: 西曲福祥寺 下一篇: 嘉节真武庙

太原最新景点

太原热门特产

太原热门名人

网站声明:本站《刘家堡三官庙》由"西瓜男神"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