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春

方海春

  • 淳安县的革命作家

  • [现代] 浙江杭州人

更新:2021-11-09 18:02 网友“久未遇”分享

方海春是淳安县的革命作家,出生于民国初年,早年加入社联,后东渡日本学习,和进步学生出版刊物《东流》,回国后从事革命瘟疫活动,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后接受派遣,前往武汉和桂林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并且出版一系列书籍,解放后,因革命年代积劳成疾,一直和病魔做斗争,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

方海春

1912年出生,遂安八都(今属淳安大墅镇)人。早年在遂安小学、严州中学读书

1929年去上海,先在沈钧儒主办的上海法学院附中就读,后入本部学习。在校时与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联”交往

1931年加入“社联”

1932年转入上海新华艺专,加入“美联”。

1933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时与东京一些进步留学生一起组织出版进步刊物《东流》,开始用“欧阳凡海”笔名发表小说和评论。并担任在东京的“左联”书记兼文总组织部长。

1935年底回国,在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翻译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东方文艺》等刊物上发表创作和评论。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全国文艺家协会秘书。

1937年冬到延安,任边区政府秘书。

1938年由党组织派遣,到武汉、桂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39年至1941年,在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任指导员兼经济学教员,主编《干部生活》和《救亡日报》副刊。同时还担任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桂林分会秘书兼顾问室代主任,翻译出版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的剧本《三兄弟》。在此期间,写作并发表了副本《抗战第一阶段》、小说《金菩萨》,出版了研究专著《鲁迅的书》、杂文集《长年短辑》和译著《马恩科学的文学论》。

1941年到重庆,任《新华日报》兼《群众》杂志编委,撰写评论,辑为《文艺评论》一集。

1943年参加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主任,讲授新文艺运动史。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张家口华北联大任教,并主编晋察冀边区青联机关刊物《时代青年》。随后,参加广灵、阜平、束鹿等县土改工作。

1948年,到河北正定,任华北大学教授。

北京解放后,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由于在革命时期积劳成疾,解放前后一直与病魔作斗争。在病中整理出版了长篇小说《无辜者》。

1957年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从事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工作。

1970年去世

上一篇: 方南亮 下一篇: 欧阳凡海

杭州最新名人

杭州热门景点

杭州热门特产

网站声明:本站《方海春》由"久未遇"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快速导航